01月09, 2021

从《参与感》看小米的成功

今天一鼓作气看完了 《参与感》,也不是我阅读速度快,只是阿黎的文笔诙谐,食用轻松。

真诚的金钱

现在的 to C 业务基本上客服是标配,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客服都是采用外包形式,比如常见的电信运营商。作为外包公司,他们通常负责的仅限于特定的业务范围,只需要做好 “客服” 工作就好:保证承诺时间段客服电话打得通;有人能扛住客户的吐槽。之后客户投诉才汇总到甲方公司。外包客服是是不会考虑具体的服务质量的,毕竟那是甲方的事,骂我帮你挨了,之后做好传话筒就好了。

设置客服的初衷是服务客户,大多数企业也能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,但真的要建设客服团队的时候,还是舍不得钱。

小米绝大多数客服都是自己的员工,办公环境、福利待遇和研发同学都是一样的,将做产品的方法通常用到客服上。这算是投入真金白银,重视自己的客服,做好自己的服务。

要我说,企业到底看中是什么,看钱去哪里了就好,如果只是大把大把的砸广告,就不要说重视客户体验之类的,你只是举着镰刀等 ga 韭菜。

人是环境的孩子

古时候有孟母三迁,说的就是人深受环境影响。以前我面试的时候有个爱好:上厕所,去看看坑位干不干净,厕所里的环境如何。这个方法最早是在日本的管理书籍看到的,马桶的干净程度与公司可爱程度成正比,这么多年从未失手。

小米在全国建立了数十个 “小米之家”,一方面作为各城市米粉的聚集地、产品体验场所,也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线下销售功能,小米之家后院都有自己的货仓。小米之家在体验大厅投入了大量精力营造品质感,虽然后面的库房是不可见的,依然保持同等的品质追求。

干净整洁的货仓,漂亮的员工更衣室,咖啡机等等,这些是给员工的环境。

有个例子很实在,人们在野外会随地吐痰,但当他穿上西装领带,走在红地毯上就不会。因为环境给他传递一种暗示,让人选择一种更好的表现。

至少,整洁有序的环境会让人心情很好。

“高端” 最土鳖

以前没有太关注过小米的文案设计,今天重点翻了以下。小米的文案核心总结起来就一句:说人话。

我记得有人讽刺房产开发商的广告,地方偏就说是大隐于市,有个水坑就说是什么湖景水岸。更别提各种灵动、臻藏、品质。。。 之类的词,现在都烂了,大家看到这种 “高端” 词的第一感受不是雅,而是假大空,作!

小米手机的文案是对产品卖点不断作减法,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炼,逼着自己舍弃更多,保留一点,最后留下的就是精华。而用户往往只给你一次给他留下印象的机会,行不行就再次一举,这种提纯是有必要的。比如 “小米手机就是快”,就比罗列一堆参数好的多,简单明了,信息准确传达。

有个现象很有意思,越没什么越说什么,那些爱说 “说真的” 的人反而不怎么诚实,喜欢吹牛冒泡的往往内心特别自卑。所以伟光正的不要,接地气的多讲,大家都不傻,有什么说什么,而且机会仅此一次,想清楚再说。

年轻人的世界

别看今天摇滚已经是主流文化之一,实际上八九十年代摇滚就是当时的小众圈子,一般大爷大妈称之为不正经、流氓。从小众到主流,时间只是一个标尺,底层的逻辑是当时的 “小流氓” 如今逐步走上历史的舞台,掌握话语权。主流与否更多的就是话语权的问题,谁定义谁就是主流,否则你就是非主流。

说回现在的年轻人,B 站的 “后浪” 视频颇受抨击,但现在的 “后浪” 确实形成了比以往更加丰富的亚文化,并且不被当下 “主流” 所理解。当我们回望摇滚的 “主流化” 之路,需要认识到年轻人就是未来。需要的不是评价好坏,而是了解、理解,话语权早晚会移交给下一代,他们走上舞台的时候,会是比今天更加多彩的世界。

对年轻人的新东西,我很赞同阿黎的态度,多尝试多了解,小米为发烧的年轻人而生。每个时代都会有 xx 后要完蛋了的声音,但并没有哪一代真的垮掉。

一点私话,总体上国内主流文化的包容性还是较低,尤其下沉到二三线以下城市更是如此,这种差异在对比一些发达国家的时候更明显。

热爱感

如果谁说做老板比上班爽,那他一定没做过老板。创业是艰辛的,充满风险,维系创业的就是那种热爱。创业老板的一个重要技能是激励自己的伙伴,让他们热爱并且持续的热爱手头的事业,直到成功。

当创业成功之后,空虚感难免袭来,能继续保持热爱感又难能可贵。

除了赚钱世界上有很多激动人心的事,成就感、荣誉、自我实现,保持这种感觉,热爱工作、热爱生活,然后轰轰烈烈的活下去。

爆扁爽

这个词儿是小米自创的,意思是:把老板爆扁一顿,员工就爽了(调皮)。开玩笑的,下面是正解:

  • 爆款
  • 扁平

看字就知道什么意思,爆款和扁平显而易见,我谈一谈 “爽”。

团队激励的核心,就是一个 “爽” 字,发小奖状爽,赢一桶爆米花爽,发钱那就更爽了。别让人憋屈 + 钱给够,两方面都爽了,人自然会燃烧自己。

对于绝大多数创业者老板,业务层面的不说,管理上最大的毛病就出在让人不爽上。怎么让人爽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事,你姿态放低一点,钱到位,然后再打感情牌就好,只不过从腰包里掏钱的滋味实在是要命,对吧。

所以,创业是一定要有钱的,而且越多越好,这个没得商量。

总结

黎万强是本书的作者,小米联合创始人之一,营销高手、UI 设计(大)师。这本《参与感》其实也通过小米内部的产品模式进行打磨,结果就是阅读起来很爽,废话少,句句能落在实处,大眼一看,也不用太多高深的理论,你就知道事儿就该是这样子。

跟路老师还有我们的一位投资老大哥聊天,经常会提到一个词 “常识”,常识可以很好的解决生活中 80% 的问题,但是 80% 的人没有常识。

《参与感》所表达的理念无外乎:

  • 好好做产品;
  • 好好做服务;
  • 对客户好一点,不要骗人;
  • 对员工好一点,别太抠;

都是最基本的东西,只要你老老实实的、踏踏实实的去落实,走心的去作,就能做好。

阅读《参与感》的目的本来是梳理产品思维,但是感悟良多,关于生活,关于创业,关于与人相处。非常喜欢阿黎这种务实的文风,不遮遮掩掩,率真朴实,也努力学习这方面的优点,努力说人话,务实接地气。

刚好前几天看了小米 11 的拆机,产品用料貌似也有一些水分,不太讲究,但是总体还是不错的,毕竟工程问题是个妥协的过程。

可能小米的现实与书中所说有一点差距,不过我认为总体上是成功的,无论这本书,还是小米。

推荐大家有空阅读,晚安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thinkinpython.com/post/read_02.html

-- EOF --